http服务接口怎么设计?
如果是提供给客户端远程调用的API,可以参考下以下的最佳接口开发实践。
(1)接口风格和协议的选择 - HTTP
(2)接口域名 - 使用api单独域名
(3)异常处理 - 200/400/500三大接口结果状态码
(4)对外的命名规则 - 使用小写加下划线
(5)对内的命名规则 - 使用驼峰法和遵循PEAR命名
(6)安全与验证 - 使用接口签名和token登录态双重机制
(7)返回结果格式 - JSON
(8)URL规则与路由映射 - 统一service接口服务,可一个文件一个接口
(9)SDK包 - 给客户端自由的调用空间和自由
(10)接口文档 - 使用markdown快速编写
(11)测试驱动开发 - 坚持单元测试
追到一个心仪的女生不难,难于如何保持和培养一份真挚的感情;获得一时的财富也不难,难于如何长久保持收益;创业的公司很容易博得一时媒体的关注以及某次天使的投资,但难于如何排除各种障碍、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发展成中企业及至上市公司。
同样,提供一时的接口很容易,但当我们需要不断为接口提供升级,以及当我们维护提供一整套接口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会越来越大。
所以,这是一场持久的战役。需要我们用稳重的心态、专业的能力在背后持久支撑、推动。
目前,后台接口开发可以用RESTFull风格,也可以用Web Service;可以用SOAP协议、RPC协议,也可以用HTTP协议;可以用短链接,也可以使用长链接。如果我们希望继续进行划分,还可以分为同步或异步、单个或批量、是否有SDK包、内部接口还是开放接口平台等。
现在看来,大部分大型的企业以及大多数的小公司使用的都是HTTP协议下的接口开发,部分使用RESTFull,但Web Service较少。
这部分内容可能比较老了,但我觉得还有参考价值的,更多可以查看:
PhalApi(π框架) - PHP轻量级开源接口框架 - 接口,从简单开始!
有学地质的朋友来讲一下12月16日宜宾地震的成因吗?
近期西欧火山爆发,说明上地幔岩浆活动加强,会产生大量光速流动的物质转化的金属态氢离子。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的东侧,是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顺推形成的地质构造。
四川盆地这个白垩纪陨石坑的深部,有小行星撞击产生的断裂构造,会进入上地幔溢出来的金属态氢离子。金属态氢离子一旦达到“临界值”就会产生热核反应形成爆炸——地震。
具体的解释见以下网址:
秦教授2013年得出的结论:四川宜宾长宁地震区的上限震级不超过Ms6.0级。即该地震区未来会有中强震事件发生,但不会有强震事件发生。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还将发生5.0级左右的preshock事件。
;uid=575926&do=blog&id=684483
;uid=575926&do=blog&id=795834
作者:秦四清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研究领域:地球科学->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我去学地质工程的,硕士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对四川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也比较熟悉。汶川地震灾区也做过地调。
不过,你这个问题我回答不来。
第一,时间短。今天发生得地震,你现在就要成因机制,我说不来,别说学地质的,就是专门学构造得也不可能立刻给你答案。
第二,缺乏资料。没有构造活动性资料,没有地层岩性资料,没有历史地震数据,我不能空口乱说吧。至少,你给我点最近震区地表和断裂带监测数据啊。
第三,水平有限。硕士而已,刚入门,水平真的有限。
不过呢,咱不传谣不信谣言。一切听政府的。
每个地方都有地震应急预案,莫慌。
及时关注政府新闻,做好防灾工作。
足智多谋,谦虚谨慎。我是《三观纠正器》,关注向我提问,给你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