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Java怎么和前端HTML交互?
BAT的后端开发工程师不请自来。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在前后端分离的大趋势下,前后端开发者如何将各自的代码串联起来,对外发布一个完整的服务。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从前端和后端来介绍。
后端
后端又称服务端,是负责接收前端的请求,然后进行逻辑处理,去读写数据库,最后将结果返回的功能节点。目前在前后端分离的大前提下,不仅是java,php,Python等等大多是通过开放http/https接口的方式与前端交流。有的特殊服务还会使用websocket协议,不过使用场景要远远少于http,所以在此不多介绍了。
目前市面常见的web工程都有MVC这样一个概念,即model-view-controller,它是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我们的封装的代码,可以说就在controller层。
以Java为例,如何实现一个接口呢。只需要在java的某个类中,增加@controller注解,这个类里的函数,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会根据各自定义的path被自动加载为api了。举例来说,现在有两个controller,在url
这个url下,path分别为A和B,然后这两个controller内又各自有两个方法,指定的path注解分别为A1,A2,B1,B2,那么当前端调用A/A1
的时候,就会去执行A controller下的A1函数,然后再将这个函数的执行结果作为response返回给前端了。前端
前端通常负责的工作除了渲染界面,还有两部分组成:
1 捕捉用户的操作,
2 根据操作请求后端api并获取结果展示给用户。
我们前面介绍的前后端交互,就是第二部分的工作。前端通过调用后端提供的api来传递和获取数据,最后再将数据渲染到页面上。
不过值得提一句的是,html并不负责与java交互,从基础来说,html只负责页面架构,具体捕捉用户操作,获取数据等步骤,是由JavaScript来实现的。
以上是我的浅见,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区与我沟通。
我是苏苏思量,来自BAT的Java开发工程师,每日分享科技类见闻,欢迎关注我,与我共同进步。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感觉题主又不是那个简单的意思(可能我想多了)。如果问【前端怎么和后端交互】,我觉得大部分程序员都能回答上来,但如果是【后端怎么(主动)和前端交互】,估计会难倒很多程序员了。
先看一个场景
我之前做过一个小项目,只有一个页面,展示的是各个分公司当天的业绩,就是挣了多少钱。后台服务是Java,数据库是Mysql,有一张汇总表,内容大概是北京-100万,上海-80万这样的。
流程很简单,HTML页面发起请求到Java,Java访问数据库查询数据,再返回给HTML展示。但是Mysql中的汇总表的数据,是不定期更新的,可能10分钟,可能20分钟。
最简单的做法是什么?
HTML中用JS设置一个定时轮询(Polling),每隔几秒去发起一次请求,获取最新的数据,如果数据没有变化,页面也保持变化。
缺点很明显,前端发起的很多请求都是无效的(因为数据没有变化),那有没有办法当后台数据发生变化时,Java可以主动通知浏览器呢?
WebSocket
向大家介绍一下WebSocket。
WebSocket是一个基于TCP的协议,它可以使前端和服务器的数据交互变得更简单,前端和服务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就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可以完成双向的数据传输,注意这里的双向,也就是服务端可以主动通知前端;WebSocket的数据格式轻量,所以性能很高;与http协议也有着良好的兼容性。
回到上面的场景,可以这么改造:
HTML页面与Java服务端建立WebSocket连接,然后就不再主动发起请求,Java服务端定时查询数据库,当数据有变化时,通知前端。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就是把HTML页面的轮询,移到Java端了么?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有100个客户端打开了这个HTML页面呢?那就意味着100个前端的定时轮询,变成了1个Java服务端的定时轮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本人计算机专业毕业,从事Java Web研发三年半,我就以个人的经历来谈谈后端Java怎么和前端HTML交互,由于主要从事Java服务端的研发,对前端HTML的认识有限,个人浅见,一起交流。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首先接触到的是Java前端技术是JSP,当时做基础架构方面的工作,有一些管理界面需要研发,而团队的技术线就是JSP+Spring+Duboo+Zookeeper+mysql,我当然也延续了这一技术线,前后使用了一年左右的JSP,前后端研发都一起搞,包括数据库部署、上线维护等都有所涉及。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随着技术的发展,JSP逐渐被团队淘汰。
积极拥抱变化,是互联网公司或者互联网团队需要做的事情,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的技术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基础架构全面引入spring boot,积极推动微服务的发展成为团队的新课题。在推动spring boot的使用中,发现其支持的thymeleaf模板引擎有诸多的优点,在leader拍板之后,团队的前端技术就由JSP替换为thymeleaf。thymeleaf的优点是静态html嵌入标签属性,浏览器可以直接打开模板文件,便于前后端联调,同时也是springboot官方推荐方案。
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前后端分离,面向接口编程的理念又进入我们的团队。hymeleaf这种前后端一起部署的技术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为了推动前后端分离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功能需求做页面划分,后端和前端定义接口标准,然后依此为契约,同步进行研发。发展到这里,前端的React技术栈又进入了我们团队的视野,由于其前端的技术太过专业,我当时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没有深入去学习,就专注于做服务端的接口研发。
引入该理念不久,我就跳槽后,进入新的公司新的团队,开始使用velocity。对于这个选择,没有更多的理由,融入新的环境新的团队,必须要让自己了解和使用团队的技术线,其性能良好,据说比jsp性能还要好些,但是自己没有做过相关的测试。到目前为止也在使用velocity,但会积极推动团队拥抱新变化,采用新的技术线来做相关的需求,比如freemarker等又成了团队的新的选择。
作者:夕阳雨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偶尔美文,主流Java,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码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