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如何通过反射获取包中所有的类?
先通过IO,定位到这个包通过File.list得到一个包含这个包下所有class的文件的数组。
循环这个数组,用包名拼接每一个遍历出来的文件的名字,得到每一个完整的类名(即,包名加类名)通过class.forname反射得到每一个类实例
如何理解java中的反射?
JAVA中的反射无处不在,不仅在jdk中存在,还在诸如spring,mybatis,设计模式等中广泛使用!
首先要知道的是,JAVA可以算做编译型语言,大多数的类,方法都在编译时已经明确,这显然不能满足于我们所有的需求,使用反射就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加载,通过类可以构造对象,准确的知道它的属性,方法等全部信息!
JAVA中的反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Class.forName(“类全路径”);
②对象名.getClass
③基本类型的包装类:Boolean.TYPE,Integer.TYPE等!
反射的作用有:
1,可以在运行时动态获得对象,
2,在运行时动态获取一个类的构造器,方法,变量,注解等!
3,实现动态代理。
反射的缺点:因为是在运行时获取,没有JAVA的预编译,在运行时性能存在问题!
反射的实际使用场景:
1,spring中实例化对象的时候如果都用new来创建对象,那将会十分繁琐,而且加入新类型的时候也需要重新new,spring的做法是让这些所有对象继承自beanDefinition,这样在实例化的时候,只要传入父类和子类类型即可!
2,动态代理:spring aop中的注释模式就是用了动态代理,比如JdkDynamicAopProxy
反射在实际开发中也是体现一个开发人员水平高低的参考,要让这种思想深深烙入心里,在实际开发中解决很多后期扩展困难的问题!需要反射Demo的可以私信我索取,近期一直在分享JAVA开发方面的东西,有些很不错,敬请关注。。
反射就是为了程序运行中的时候通过反射获取类的方法和属性,可以进行修改,现在大众都知道的spring框架里面的IOC就是应用了反射创建类,当业务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注入,不需要自己去创建
反射就是在运行期获取类型信息,Java反射更进一步,还允许修改一些信息。至于如何实现的,是在编译期间将相关信息(类型元数据)放在class文件中,在运行时候可以将这些信息封装成特定Java对象供系统使用。其实C++和Delphi等语言都可以提供(但程度稍低)RTTI信息供运行时使用,但是以函数形式提供。
因为编译器在编译期知道所有的类型细节信息,所以,只要需要,任何语言都可以提供反射功能。
java的反射到底是有什么用处?怎么用?
Java反射说的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何一个类,我们都能够知道这个类有哪些方法和属性。对于任何一个对象,我们都能够对它的方法和属性进行调用。我们把这种动态获取对象信息和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称之为反射机制。
可以不通过new关键字获取对象并且使用类对象中的成员变量,方法,修饰符等等,在这里举例获取类。
第一种:使用Class.forName(String classPath) ClassPath:写需要反射的类名,一般是以包名.类名。如:Class clazz = Class.forName("com.entity.Example");
第二种:直接使用Class clz = 类名.class
这种情况一般在我们知道有这个类的时候去使用。如:Class clz = Example.class;
第三种:Class clz = 对象. getClass();
前提是对象已经被实例化出来了 。如:
Example ex = new Example();
Class clz = ex.getClass();
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一般我们使用第一种比较多,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去使用才是最好的。反射有啥用?有啥应用场景?
1.spring框架的ioc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
2.JDBC 的数据库的连接注册驱动,获取连接也是基于Java反射。
3.Hibernate,Mybatis都有运用到反射。
Java的反射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程序运行的时候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只要给定类的名字,就可以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得类的所有信息。
比如说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class").newlnstance();生成驱动对象实列。这个就是反射。
比如说编写访问数据库时有了Java反射机制,只需要写一个dao类,四个方法,增删改查,传入不同的对象,就可以了。而不用每一个表都创建一个dao类,反射机制会自动完成剩下的事情。专门做那些重复的有规则的事情。
比如说用反射机制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增查。
先定规则,数据库的每一个表对象一个pojo类,表中的每一个字段对应pojo类中的一个属性,类的名字和表的名字相同。
为pojo类的每一个属性添加标准的set和get方法。
然后就可以书写代码了,由于反射的灵活性很高,我们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操作代码,方法更多时间放在逻辑功能上。可以减少开发时间,代码可读性好。
简单的来说,反射机制其实就是指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如果知道一个类的名称或者它的一个实例对象, 就能把这个类的所有方法和变量的信息(方法名,变量名,方法,修饰符,类型,方法参数等等所有信息)找出来。如果明确知道这个类里的某个方法名+参数个数 类型,还能通过传递参数来运行那个类里的那个方法,这就是反射。
在Java中,Class类与java.lang.reflect类库一起对反射的概念提供了支持,该类库包含了Field、Method以及Constructor类(每个类都实现了Member接口)。我们知道对RTTI(运行时类型识别)来说,编译器在编译时打开和检查.class文件。而对于反射机制来说,.class文件在编译时是不可获取的,所以是在运行时打开和检查.class文件的。
这个是比较简单的说法,真正解释起来几篇文章也说不完,联系题主搜下相关技术博客,相关介绍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