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沿途著名景点?
红门线是泰山的精华所在,古老的登山御道,这条山路中天门以前,以人文景观为主、以自然景观为点缀,分布着较多的古建筑;中天门以后则谷幽壑深、山势峻峭,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点缀其间。
此路沿途景点主要有:关帝庙(关帝庙里有一棵千年古树,千万别错过)、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此处有小泰山)、醉心石、三义柏、万仙楼、革命烈士纪念碑、斗母宫、三观庙、经石峪、回马岭、药王庙、步天桥、中天门、斩云剑、云步桥、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唐摩崖、玉皇顶、日观峰等。去红门登山可在泰山火车站乘3路公交车至终点“红门”,约30分钟车程,票价2元。
1.红门:中线登山之始
红门宫是泰山中线泰山登泰山的门户,也是最经典的路线。红门宫建有“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三重石坊;每日晨曦辉映半山,景色极为壮丽,是泰山著名的景点之一“红门晓日
2.岱庙:泰安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来泰安的小伙伴一定要去岱庙看一看。岱庙创建于汉,有“秦即作畤”“汉亦起宫”之载,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岱庙收藏丰富的古碑刻,现存历代碑刻300余块;林立而群,形制各异,是中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大碑林,喜欢书法碑刻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
爬泰山沿途一路主要景点有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革命烈士纪念碑、风月无边刻石、三官庙、斗母宫、元君庙、经石峪、奉安纪念碑、回马岭、中天门、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 朝阳 洞、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等。
“图穷匕首见”一般多作贬义词,荆轲到底是正义的化身,还是恶魔?
如果站在人伦道德的立场上,荆轲要剥夺他人的性命虽不至于是恶魔,但也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但如果站在自身处境的立场上,为了自身或一个群体的安全前途上着想,荆轲又肯定是正义的化身。
首先,从人伦道德的方面看,无论怎样剥夺他人的性命,都肯定不是正义的化身。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都是要被尊重的。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有什么借口都不能轻易地剥夺他人的性命。
秦王赢政,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政治野心,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造成了生灵涂炭、民怨载道。
人民被野蛮地杀戮,秦王赢政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也使六国的人民对他恨之入骨。
为了阻止秦军的进攻,保卫自己的国家不被侵犯覆灭。燕国太子丹,选派侠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赢政。
这种行为,用今天的人伦道德的观点看。是以暴制暴的行为,是不提倡的。
纵然秦王赢政罪不可赦,但他自身作为一个个体,也是有生命权的。也不应提倡用刺杀他的方式,去结束他的生命。
并且以暴制暴只能带来更大的暴力,人民反而会遭到更大的杀戮。最终也会得不偿失。
其次,从自身处境的立场看,荊轲刺杀秦王的行为。又是一种正义的行为。
作为将要被屠杀的人民,有理由用各种方法去保卫自已的生命。
如果在正面战场上,不能阻止秦军的进攻。就会考虑,各国互助联合抗击秦军。
如果还是不行就会退而求其次,用刺杀秦王赢政的方法。来阻止延缓秦军的攻击。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燕国太子丹选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赢政。当“图穷匕首见"的那一刻,秦王赢政躲过了被刺杀的命运。
而荆轲的命运也就此终结,但荆轲也成为了人民景仰的英雄人物。并且荆轲在这里,也被看作是正义的化身。
所以,荆轲刺杀秦王赢政的行为,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用今天的人伦道德的观点看,是不提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结束一个人的生命。而用荆轲当时自身的处境来看,荆轲去用刺杀秦王赢政的方式。使六国的人民免遭受秦军的屠杀,又是一种正义的行为。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应当被作为英雄让人民去景仰。并且在这里荆轲也应是一种正义的化身。
荆轲是正义的化身,还是恶魔?
荆轲刺秦彪炳青史,缘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记载荆轲的故事,也不是考虑荆轲是什么正义的化身,而是给汉朝统治者武帝刘彻提个醒,中原那么大,可能会有一个胆子大的侠客来谋杀皇帝。那么荆轲到底是正义的,还是恶魔呢?
从刺客列传记载本义来看,刺秦并无正义的意味。司马迁记载的荆轲,作为一个燕国的刺客,一身侠肝义胆,满怀报恩之志,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美誉。但是荆轲刺秦绝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他所代表的只是燕太子丹个人的意愿,跟燕国国君的想法还一致。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当然有除掉燕国最大威胁的本意,但这个战略从一开始就是愚蠢的。这是因为“斩首”行动即便成功,只会激怒强大的秦国,不会让秦国停下统一六国的步伐,肯定也不会延长燕国苟延残喘的性命。这种与六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相悖的举动无异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从荆轲刺秦总体经过来看,刺秦充满报恩的无奈。燕太子丹屡次以酒肉、金钱施恩与荆轲,荆轲无以回报,只能应允刺秦。荆轲答应刺秦,并没有为国家、为民族、为家乡的远大抱负,而只是因为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两人之间将国家战略大计付诸于私人之间的酒肉之交,难免畏首畏尾,谋之不全、计之不细。荆轲即便有冲天之志,跟错了太子丹这样的领袖,前途也是一片昏暗。
从荆轲刺秦历史走向来看,刺秦加速燕国的灭亡。太子丹、荆轲以割让土地,导演图穷匕见的刺杀大剧,正好给了强秦攻燕的借口。从这个角度来看,荆轲刺秦走向了太子丹意愿的背面,成为了燕国灭亡的恶魔。所以太子丹在燕王逼令自尽的时候,亦是知道自己罪责难逃。
从荆轲刺秦现实影响来看,刺秦属于恐怖的典范。当下世界恐怖组织将刺杀政要,作为引起敌对国家内乱的手段屡试不爽。这样刺客文化本身或许会扯上正义的理由,但从手段和后果来看,往往就是制造国家对立、民族对立和地区局势紧张的导火索。战火纷飞、赤贫激增绝不是正义所为,“荆轲刺秦”就是恶魔。
1.图穷必现,之所以用在不好的方面,主要这个词语就表示有些人接近你别有目的,最后露出了真正的面目。
2.对于历史事件如果我们用一种看影视剧的角度,来评价对错是非,这是很错误的历史视角。
3.荆轲作为燕王的使者,秦王作为想一统六国的大王,双方互相都想灭掉彼此,无可厚非。
4.对于历史事件,我们就事论事就好。通过这个事情,对当时对现在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个人物我们学会了什么。明白这些,才能历史的真谛。
5.总之,历史人物很难用好坏来评价,只可用是非功过来划分。
两军相对,各事其主,刺客作为战场之外的第三方势力,效忠于自己的雇主,本没有什么立场而言。但就是因为始皇帝过于残暴,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才让这次刺杀行为有了价值判断的走向。
荆轲为人,忠于自己的雇主,舍生忘死。樊於期为了这次刺杀的成功,不惜自尽献出头颅也是让人钦佩。燕太子丹礼贤下士,也让人颇有好感。这几重情感因素累加在了一起,就自然让人同情。这一点在后世的史官和文人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赞扬荆轲的诗词绝对要比秦始皇的要多。正如同《战国策》所记载:“燕太子丹曰: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从中可以看出,荆轲刺秦是太子丹的政治图谋,但是荆轲前后有田光自杀请荆轲出山,后有樊於期自刎为荆轲扫清障碍,这就使得政治图谋包上了一层忠义仁侠的外衣,所以为后世传唱。
而图穷匕见也并非是完全的贬义词,意思是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这当中的价值取向并不明显,而且加上秦国当时步步紧逼,燕国弱小而步步退让,荆轲作为小国的代表,作为反抗强权的典型,虽然算不上是英雄,但也绝对不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