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太多会导致什么问题?
每个线程会占用1m(可以通过xss设置),线程太多就会oom;
线程太多会相互竞争cpu资源,在获取和释放cpu资源的过程都会进行线程切换,线程多切换就多,cpu忙于切换浪费时间,所以才会有reactor模型;
如果线程之间还存在各种资源的锁争夺问题,那么线程越多,死锁的概率也越高。
java多线程为什么弃用stop和suspend?
stop和suspend都有一些共同的点:都试图专横的控制一个给定了的线程的行为.从JDK1.2开始,这两个方法都被弃用了.stop天生就不安全,而经验告诉我们呢suspend方法会经常导致死锁。stop这个方法将终止所有未结束的方法,包括run方法。
一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释放锁的过程称为?
线程因为未拿到锁标记而发生的阻塞不同于前面五个基本状态中的阻塞,称为锁池。
线程因为未拿到锁标记而发生的阻塞不同于前面五个基本状态中的阻塞,称为锁池。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一个锁池的空间,用于放置等待运行的线程。
这些线程中哪个线程拿到锁标记由系统决定。
锁标记如果过多,就会出现线程等待其他线程释放锁标记,而又都不释放自己的锁标记供其他线程运行的状况。就是死锁。
死锁的问题通过线程间的通信的方式进行解决。
线程间通信机制实际上也就是协调机制。
线程间通信使用的空间称之为对象的等待队列,则个队列也是属于对象的空间的。
Object类中又一个wait(),在运行状态中,线程调用wait(),此时表示着线程将释放自己所有的锁标记,同时进入这个对象的等待队列。
等待队列的状态也是阻塞状态,只不过线程释放自己的锁标记。
Notify()
如果一个线程调用对象的notify(),就是通知对象等待队列的一个线程出列。进入锁池。如果使用notifyall()则通知等待队列中所有的线程出列。
注意:只能对加锁的资源进行wait()和notify()。
程序怎样实现死锁?该如何分析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百科定义)
综上所述,产生死锁4个必要条件:互斥、占有且等待、不可抢占、循环等待。
互斥:某种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即该资源一旦分配给某个进程,其他进程就不能再访问,直到该进程访问结束。
占有且等待:一个进程本身占有资源(一种或多种),同时还有资源未得到满足,正在等待其他进程释放该资源。
不可抢占:别人已经占有了某项资源,你不能因为自己也需要该资源,就去把别人的资源抢过来。
循环等待:存在一个进程链,使得每个进程都占有下一个进程所需的至少一种资源。
当以上四个条件均满足,必然会造成死锁,发生死锁的进程无法进行下去,它们所持有的资源也无法释放。这样会导致CPU的吞吐量下降。所以死锁情况是会浪费系统资源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性能的。那么,解决死锁问题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
通过连续多次查看进程的函数调用关系堆栈, 死锁线程将一直处于等锁的状态,对比多次的函数调用堆栈输出结果,确定哪两个线程(或者几个线程)一直没有变化且一直处于等锁的状态。
在Java中,可以通过JDK自带的图形化界面工具Jconsole来分析死锁,打开Jconsole连接到需要查看的进程,在线程选项卡下点击“检测死锁” 即可检测当前程序的死锁状态。
也可以通过JDK自带的命令行工具Jstack来进行线程Dump分析。通过Jps来查看java进程id,然后通过Jstack输出线程dump信息到文件,根据dump信息文件进行分析,通过查看文件中的
DeadThread.run
信息,找到具体线程的死锁位置。